首页-米内网

 公众号开发    |       2024-03-27

  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病之一,其相关用药市场近年来在集采影响下持续洗牌。目前94个高血压化药已有企业过评,华海药业领跑过评榜;33个品种(以通用名计)已纳入国采,多个超10亿大品种销售额“大跳水”;7个品种备战第十批集采,正大制药、倍特药业、齐鲁制药均有多个品种在列。

  今年以来,苑东生物捷报频传。盐酸纳布啡注射液获批上市,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等3个产品报产在审冲刺首家过评、首仿。近年来苑东生物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,2023年,公司有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、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等高端仿制药在国内获批,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拿下美国ANDA批文,成为公司首个制剂出海产品。截至目前,苑东生物已有超过30个品种过评,9个为首家过评;此外,有23个品种报产在审,超10个1类新药在研。

  日前,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一心堂”)连发多个公告,宣布多项并购进展。

  近期,集采消息频频传出:第九批国采落地在即,12个干扰素集采结果出炉,河南13省将开展58个国采品种接续工作;重庆牵头10省联盟集采拉开帷幕,包括26个常用药和20个短缺药,注射剂占主导;不乏间羟胺注射剂、硫代硫酸钠注射剂、新斯的明注射剂等2022年在10省(市)公立医院终端销售增速达两位数的潜力品种。省采/省联采作为国采的一大补充,其战火已加速向未过评、短缺药、急(抢)救药等品种覆盖。

  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在中国实体药店中,2024年1月销售规模为537亿元,同比下滑4.9%;其中,除药品销售同比为正增长外,其余品类均呈现负增长。中化药治疗品类TOP20方面,流感相关用药份额略有下降,日常养生类中成药备受关注。

  3月18日是“全国爱肝日”,肝病中成药在肝脏疾病领域应用广泛。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肝病中成药2022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超过94亿元,2023H1销售额超过50亿元。2023H1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肝病中成药品牌中,葵花药业的护肝片表现亮眼,涨幅超过20%,占据护肝片超90%市场份额。

  2024年开局不久,奥赛康迎来了多个好消息:公司首款改良新药注射用右兰索拉唑获批,拿下了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国内首仿,首家申报注射用德拉沙星仿制上市,公司的创新转型硕果累累。公司8款在研的国产1类新药正快速推进,ASK120067片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。奥赛康热情参加国家集中带量采购,前九批已有13个产品中标,4大“光脚产品”备战第十批国采,备受瞩目。

  3月15日,山东、河南、海南三省先后发出通知,对“四同药品”价格治理做出工作安排。山东要求在3月16日-3月20日内做申报,河南是3月16日3月22日24:00,海南则是3月18日-3月25日。

  近年来,“微信”作为一种网络新媒体的代表,成为人类社交、生活、工作的重要工具。而许多药店也致力于打造私域流量,公众号、朋友圈成为流量运营阵地。但需注意,在公众号、朋友圈发卖药广告的行为需要以更谨慎的态度来看待。

  3月13日,河北省发布《关于对已挂网药品开展价格治理的通知》,依照国家医疗保障局“四同药品”治理要求,对该省已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做出工作安排。

  踏入3月,A股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披露逐步进入密集期。截至目前,有298家医药企业披露成绩单,其中,6家是年报,124家是业绩快报,普洛药业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,特一药业是中药板块首家披露业绩的企业,普洛药业、康缘药业、片仔癀、佐力药业等创新高。此外,百济神州亏损最多,达67.16亿元,同比减亏超过50%。

  近日,康缘药业公布2023年年报,营业收入48.68亿元,同比增长11.88%;净利润5.37亿元,同比增长23.54%。其中,注射液收入大涨49.8%,颗粒剂/冲剂增长16.82%。公司坚持创新驱动,2023年研发费用7.72亿元,同比增长27.40%。目前企业具有49个中药独家品种,31款中药新药在研,其中8款处于Ⅲ期临床及以上阶段,上市可期。

  自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》后,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在全国开始实行。直至今年3月,该政策已推行了一年多,也有了一些成效。

  吸入剂研发难度大、竞争壁垒高,一直以来被跨国巨头牢牢占据市场高位,2021年起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助力国产品牌替代原研,市场格局加速洗牌。米内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在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吸入剂市场,4大新品种崛起,TOP20品牌已不见跨国巨头勃林格殷格翰的身影,恒瑞继续稳坐销冠。第十批国采或将迎来新突破,重磅麻醉剂和祛痰药备战,中药创新龙头康缘药业参战值得期待。

  亚宝药业是国内儿科中成药龙头之一,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.85亿元~2.15亿元,同比增长76.77%~105.44%。公司坚持“儿科第一”战略,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,目前有4款1类新药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,涵盖3大千亿市场;仿制药方面,15个品种过评/视同过评,8个品种以新分类报产在审。